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3 12:51:16
每年端午,网络和微信圈里就开始互祝端午安康!
与此同时出现一个问题,有人开始说端午节不能说快乐,为什么呢?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传说这天大文豪屈原投了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后人祭祀屈原的日子,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都不能互祝快乐,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 其实,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有,端,正的意思,按中国的阴阳历法说,端午是一年当中阳气最重的一天,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 根据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在晋代的《风土记》中就已经出现,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 端午节最初是赋予了夏至这个节令的意义。端午节源自人们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先民认为是龙飞天的日子,在这一天祭拜龙祖,祈祷消灾辟邪,祛毒平安,同时,端午节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都与龙相关。所以端午节最初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 另一方面,从很多文学作品里面,也可以证实端午节就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例如宋代大词人晏殊的《端午词·内廷》里面写到:“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里面描写的也是欢喜快乐过端午的景象。还有端午民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也表现了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赛龙舟的习俗,其主题一是为了消灾减难,二是为了欢庆快乐,高兴为王。比如赛龙舟的欢快,本就是快乐的表现。在如此大环境下,彼此之间道一声“节日快乐”贴切而自然。相反,若是认为只能送“安康”而不能道“快乐”,如此吹毛求疵,实为对形式的过度迷信,而少了对内涵的深刻理解。
- 互祝端午节快乐,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屈原死之前人们就过端午,只不过赶巧了他端午投江。不吃粽子也得过端午,不赛龙舟也得过端午,不饮雄黄酒也得过端午,屈原不死也得过端午。当年屈原在端午节当天,纵江一跳汨罗江的目的,后人在端午节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用意,本就是为了让后人更好更快乐的生活。我们今天庆祝端午节,在追忆往昔的同时,也是对明天幸福生活的憧憬,同时为更好的“活在当下”。若是一个节日,没有快乐,没有欢声,只有沉重与悲情,那么节日设立的意义就会黯然失色。
- 说到底,端午节说安康、说快乐都没错,节日说什么样的祝福语,主要取决于对这个节日的需求,没有必要一刀切,一定要去说安康而不说快乐显得太过于教条了,也并非是古人创立节日的本义。
- 懂了吗?请快乐……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出入平安。
端午节赛龙舟矢量插画 端午节美食粽子
作者简介:王凯,笔名醉芭蕉,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意林》杂志签约作家,今日头条文化专栏作家,出版作品《满眼芳菲总寂寞》、《晚唐那些爱》、《道不尽的才子佳人》、《血色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