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为什么去江陵?千古绝句背后的故事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走到白帝城,忽遇天下大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在喜悦畅快的心情下,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一首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歌大意:朝霞满天的早晨,我就要踏上归程。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古猿啼叫不断,回荡不绝。猿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这首诗抒发了李白畅快愉悦的心情,读起来悠扬、轻快,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轻松飘逸,空灵飞动的感觉。
《早发白帝城》作为千古佳作,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人们对它另外一个名字《下江陵》却很少有人知道。
有人不禁要问,刚刚经历生死劫难的李白,为什么要急着下江陵呢?
唐肃宗乾元元年,李白从浔阳出发去夜郎,路上走走停停,走了一年才到达岳阳。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因为一路上李白的妻子儿女和亲朋一直陪在他身边,人数众多的送行队伍拖累了行程。
直到走到了三峡,没有了道路,只能乘船前行,李白才和家人分别,临出发前李白给在重庆南平的表弟李之遥写信,托他帮忙安顿家人,随后坐船穿越三峡,抵达白帝城。
按道理说,李白被赦免之后,应该第一时间和家人团聚才对,可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去了千里之外的江陵,这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除非,有一个必须去江陵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从安史之乱中可以找到答案。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暗中联络同罗、溪、契丹、室韦五部族,纠集人马二十万,以奉密诏诛杀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二十万叛军如嗜血猛兽,咆哮着杀入中原,仅用半年时间,就连续攻陷河北、河南、洛阳、长安。正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山河破碎,社稷将倾。
唐玄宗带着少数王公贵族和大臣逃往蜀中避难,途经马嵬坡,因为不满杨国忠鞭打士卒,禁军发动了兵变,不但杀死了宰相杨国忠,还要求唐玄宗赐死贵妃杨玉环。
危急情况下,唐玄宗在皇帝宝座与心爱的女人之间选择了前者,他含泪下诏,赐杨玉环三尺白绫,在马嵬坡前的一间破屋内,杨贵妃一缕香魂就此断绝。
唐玄宗牺牲自己心爱的女人摆脱了危机,带着人马继续出发,好不容易走到成都城外,新的危机又来了。
这次发难的还是禁军,由于两个月没有发军饷,而且没有粮食吃,士兵在骂声中不肯前行,而且出现大量逃兵,连禁军统领陈玄礼都制止不住。
唐玄宗很害怕,急忙命人将成都进贡的十万匹彩绢发给士兵,这才平息众怒。
狼狈不堪的唐玄宗终于到达了成都行宫,此刻,他头发蓬松,胡须花白,没有了往日的威严。
苍老的唐玄宗注视着墙上的地图,他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所以必须找机会弥补。
他混浊的双眼一遍遍在地图上扫过,当看见唐肃宗所在的灵武时,瞬间察觉到了危险,如果唐军在北方失败了怎么办?鸡蛋绝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唐玄宗目光一点点下移,在地图南部,他看见了长江,混浊的双眼立刻有了光。
唐玄宗目光逐渐聚焦,落在长江边一个古老的城市上,它的名字叫江陵。
如果以江陵为中心,西可以控制蜀中,东可以连接吴越。长江下游便是古都南京,虎踞龙盘,王气升腾。
于是,一个备用计划在唐玄宗脑袋里出现。
假设大唐北方落入安史叛军之手,那么划江而治,建立一个南方政权,再伺机收复北方土地,就是最稳妥的方案。
那么谁去执行这个计划呢?唐玄宗想到了自己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
此时,李璘身兼山南东道、岭南道、黔中道、江南西道,四道节度使,管辖着江南数千里土地,而四道治所就设在江陵。
江南是鱼米之乡,地广民富,所辖地域的赋税,全部聚集在江陵。
相比于唐肃宗地窄人稀的西北,永王李璘无疑拿到了一个更适合做大事的宝地。
当李璘接到唐玄宗的密诏,隐藏在心底的野心瞬间暴露出来。难道我就不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吗?
有了唐玄宗的支持,李璘更有底气了,他命令军队沿江东进,路上不停地招兵买马,扩充势力。
唐肃宗至德元年冬天,李璘率领大军行至庐山脚下,听说李白在庐山隐居,于是派遣说客韦子春带着聘书,三上庐山邀请李白加入自己的阵营。
见到永王的聘书,李白很是矛盾,妻子宗氏也极力反对。自古以来,参与皇权争夺的事情,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说客韦子春是李白的好友,加上李白自己也有为国效力的意愿。权衡再三,李白决定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做一名幕僚。
为了壮大军队的声势,李白特地写了一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在第二首中,李白写道: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中原大乱,人民像晋朝的永嘉之乱一样,争相南逃。我就像东山谢安石,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李白潇洒风流,任意而为的性格,呈现在他的作品中,给诗歌注入了灵魂,他飘逸的身影,高高在上,让后人无法企及。
然而,当遇到军国大事,李白的这种性格,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反到惹来了杀身之祸!
在第九首中,随性的李白就暴露了永王的真实动机: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大意是说:秦始皇想出海干大事,没成。汉武帝想在浔阳射蛟,也没成。我家永王碾压秦皇汉武,就跟当初唐太宗征辽东一样,平定天下。
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玄宗还在,唐肃宗好不容易登上皇位,你李璘就想着要取而代之,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后果可想而知。
李璘率军走到扬州,吴郡太守李希言拦住去路,质问永王:“擅自领兵东下是何用意?”
永王李璘听了大怒:“挡我者死,你想试试吗?”说完带兵杀进吴郡,彻底坐实了谋反的举动。
然而,李璘野心虽大,却没什么本事,不到两个月就兵败被杀。
李白作为永王的幕僚,朝廷怎么会放过他?慌乱逃跑的李白在浔阳被抓住,随即被关进死囚牢。
为了自救,李白先后写下了数封求救信,这其中就包括好朋友,也是这次平定永王叛乱的主帅高适。
在高适的帮助下,李白被释放出狱,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几个月后,李白又写信给宰相张镐求救,并且在信中说:“时逃难病在宿松山作。”
既然已经出狱,为何还有逃难之语?又是谁在追杀李白呢?
难道杜甫在诗中说“世人皆欲杀”,是真实存在的吗?
从杜甫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杀李白的人还不少,但李白毕竟不是普通人,即使犯罪被抓,但他的影响力依然还在,保护他的人有很多,这点从他能写信自救成功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想杀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做到这一点的必须是拥有极大权力的人,而且在事后不怕被追责。
说到这,想杀李白的人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拥有极大权力的地方军阀。
想当年,李白奉诏入长安,金殿之上,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研墨,玄宗亲手调羹,风头一时无量。
本就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李白,更是将满朝文武视作无物,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官员。
即使后来被“赐金放还”,李白依然一身傲骨,走到哪里不但见官不拜,不高兴了还要讽刺挖苦一番,那些官员恨不得杀了他。
当时李白风头正劲,当然不可能有人敢杀他,但现在李白是待罪之身,而且还是谋反的大罪,难免不会有人借机抱负。
而且,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王昌龄不就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了吗!
当我们知道了是谁要杀李白,也就知道了李白为何会给张镐写求救信,而且为什么急着要去江陵,因为张镐就在江陵当刺史。
安史之乱时,张镐任河南节度使,在与叛军作战之余,还帮助了很多诗人。
张镐曾替一个言官仗义执言,使他免受牢狱之灾,这个人叫杜甫。
张镐还将不得重用的高适招致麾下,让他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后来,张镐担任河南节度使,率四路大军去解睢阳之围。
战斗中,一个叫闾丘晓的刺史贪生怕死,拒不出兵,还杀了王昌龄。张镐怒发冲冠,将闾丘晓就地正法,为王昌龄报了仇。
然而,当两京收复,战事平息,唐肃宗听信宦官的谗言,一道圣旨,将战功赫赫的张镐贬到了江陵。
遇到赦免的李白,知道自己并没完全脱离危险,如果此时和家人团聚,很可能会连累家人。
李白思来想去,现在能帮助自己的人,就只有张镐了。
而且李白将这次遇赦视为重获新生,他还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认为去了江陵,找到张镐就有重新进入仕途的机会,可以继续自己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
然而,朝廷又怎会任用一个曾经参与谋反的人!即使后来唐代宗为李璘平反,朝廷依然将李白视为危险人物。
李白终究也未能实现“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的梦想,几年后在酒醉中去世。
我们不必为李白感到惋惜,因为他的名字早已如皓月当空,照耀千古。
与李白相比,那些帝王将相的名字又有几人记得呢?
反倒是绝路上诞生的这首绝句,依旧千年传唱,如同白帝城下的滚滚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