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兵部尚书相当于什么官职(王阳明官至兵部尚书—放在今天是多大的官)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09:38:35    

中央官员

明、清两朝的官职与现代相对应,容易让人理解,原因有二:

一是这两朝距今近,制度成熟;

二是清宫戏中常提及,而清代官制基本沿袭明代。

对应现代的国务院,那时就是内阁。日本至今仍用“内阁”称呼政府机构。内阁虽名称偶变,权力却相对稳定。明朝一直叫内阁,清朝顺治初年,类似机构是议政王(贝勒)会议。康熙时为削权,设上书房处理政务。雍正即位后,为排挤亲王,又以军机处替代上书房,直至清朝结束。各机构主官如下:

  • 内阁首辅大学士
  • 议政王(贝勒)大臣
  • 上书房大臣 —— 对应国务院总理

现今国务院下设众多司局,远超古代。自隋唐起,国家核心部门称“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排序并非随意,吏部掌管官员,堪称“官中之官”,地位超然;户部管钱粮、俸禄,堪称国库,仅次于吏部。这两个部门的主官常由更高层级官员兼任,如明朝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次辅兼户部尚书;清朝时,和珅作为领班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刘墉虽也是军机大臣,却只兼管户部。六部顺序虽有原则,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有所变动。

吏部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户部类似财政部,均为核心机构。礼部对接文化部、科技部等教育部门;兵部毋庸置疑,对应国防部、总参等军事机构;刑部则对接最高检、最高法及武警部队等;工部的职能较模糊,勉强对应住建部、铁路总公司等。六部主官依次为:

  • 吏部尚书 —— 组织部长
  • 户部尚书 —— 财政部长
  • 礼部尚书 —— 文化部部长、科技部部长等
  • 兵部尚书 —— 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 刑部尚书 —— 最高检察长、最高法院院长
  • 工部尚书 —— 住建部长、铁路总公司董事长

六部之下,官员层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尚书、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员外郎(副司长)。《红楼梦》中贾政官至员外郎,不大不小。此外,明清还有大理寺和都察院,与刑部并称“三法司”。大理寺类似于司法部,负责审核案件、监督执法;都察院类似纪委,专司弹劾违法违纪官员。对应主官为:

  • 大理寺丞 —— 司法部长
  • 左都御史 —— 纪委书记

地方官员:

出了京城,便是封疆大吏的地盘。现今全国有几十个省级行政区,明清时全国划为十三省,主官称为巡抚。一般两省共设一衙门,主官为总督。有的大省既有总督又有巡抚,如雍正时期的田文镜既是河南总督又是河南巡抚。总督与巡抚并非上下级关系,二者平级。明朝时均正二品,清朝时俱为从一品。总督侧重跨省军事调度,对巡抚并无直接管辖权,可以过问一省行政,但无决策权。例如,总督要求巡抚调粮,若巡抚不从或推诿,总督除了向皇上投诉,别无他法。

胡宗宪曾总领东南,身为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权倾一时。他既能以总督身份调动两省兵力,又能以浙江巡抚身份掌控江南富庶之地的资源。后来被免去巡抚职务,胡宗宪立刻低调行事,甚至萌生退隐之意,可见失去巡抚一职的总督,权势大减。

巡抚之下,有负责财政的布政使司和主管刑名的按察使司,与巡抚共同构成一省最高权力机构。再往下就是府、县。各级主官如下:

  • 总督 —— 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
  • 巡抚 —— 省委书记
  • 布政使 —— 省长
  • 按察使 —— 省高院院长、省检察院院长、公安厅厅长
  • 知府 —— 市委书记
  • 知县 —— 县委书记

以上为地方文职,武职也简单介绍。以清朝为例,地方武职之首为将军。如《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看似与杭州知府平级,实则天差地别。清朝官名为将军者,多为正一品,约等于现代军区副司令。但他们并非听命于总督,而是兵部和皇上。只有得到兵部印信,才接受总督委派。将军以下为副将、参将、游击,分别对应军长、师长、团长等职。

电视剧或小说中,常见一些特别称呼,如《李卫当官》中,师爷们称李卫为太尊,其实是知县的别称。其他称谓包括:

  • 兵部尚书 —— 大司马
  • 户部尚书 —— 大司农
  • 刑部尚书 —— 大司寇
  • 工部尚书 —— 大司空
  • 左都御史 —— 大司宪
  • 吏部尚书 —— 天官
  • 礼部尚书 —— 大宗伯
  • 总督 —— 制台
  • 巡抚 —— 抚台
  • 布政使 —— 藩台
  • 按察使 —— 匡台
相关文章
led走字屏多少瓦
2025-02-01 09:19:33
装饰家油漆价格多少
2025-02-01 09:10:01
樱花洗菜盆价格多少
2025-02-01 08:53:32
浙江目前房价多少
2025-02-01 08:52:03
168联招多少钱
2025-02-01 08: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