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属于哪个战区(山东位置这么好,为什么中国古代不在山东定都?)
一、 从地图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山东沿海地区。如果我们在山东定都,我们将面临内陆和沿海可能的船舶。整个地理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山东最高的山脉是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以泰山为中心的鲁中南山丘是山东的地理制高点。济南、泰安、淄博、临沂、枣庄、莱芜等重要城市都在这里。
西部是鲁西北、鲁西南平原,海拔50米以下。它位于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滨州、东营等城市,就像半个月一样,被鲁中南山丘包围。
东部是胶东丘陵地区,海拔200-300米,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
海拔50米左右的胶莱平原是鲁中南山丘陵与胶东山丘陵之间的主要城市是潍坊。
这样的地理条件,在那个山河地形、决定政权命运的古代,山东的地理形势基本上决定了这里一定是非常危险的。
一旦塞外的游牧部落想进攻山东,他们就可以穿越长城,在北京或长安的基础上征服山东。只要他们派出精锐部队,迅速穿越数千英里的平原,他们就可以在济南或淄博掀翻山东的政权。
而关中,以秦岭和黄土为城,以黄河为池,以一面制天下,易守难攻。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力上升期的齐国,在山东半岛西部大平原上无法招架各行各业的诸侯,只需要守信谷关就能放松的秦国,形成鲜明对比
其开放的地理模式意味着,如果你有实力在山东分离,自然有实力进入河北河南江淮扩大实力,很快就会成为整个北方的主人,将是整个中原而不是山东,这种开放的地理模式,使其弱不能保持,强北方之王。
二、 从秦朝到隋唐,政权和基本盘的问题基本上是以关中为基本盘形成的。因此,选择依靠自己的基本盘来控制国家的战略思想来确定首都是很自然的。
至于后来的北京,由于东北政权的兴起,他们建立的国家包括慕容鲜卑、高句丽、渤海、契丹、女真和满洲。它不是临时的,也不像朝贡体系中的小国那样被蹂躏。它们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东北地区与中原竞争的力量。对于草原民族和东北民族来说,北京是他们面对中原的最佳基地,背靠草原和东北基本盘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北京背靠中原,把蒙古和东北的核心点卡在最关键的位置
过去,中原的主旋律是长安洛阳系统面对关东。这是一场东西之争。草原上的怨恨只是一条支线。皇帝们只需要坐在关中面对东方,顺便派边境军队和北方部分部门进行防御,
现在,面对蒙古和东北的强大敌人,再加上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中原地区隔离的影响,中原基本整合,中原王朝的基本市场和外部威胁也发生了变化。皇帝们必须坐在北京,封锁蒙古和东北。长安一个人负担不起这项任务。
于是一座新的龙城诞生了。。
三、 虽然山东济南和淄博没有条件成为中国的首都,山东也不能成为中国的军事和政府中心,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山东被定位为承上启下的重要战略枢纽。
在经济方面,山东的人口一直保持在1000万左右。再加上鲁西北、西南平原和胶莱平原,山东已成为粮食产量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汉唐时期,山东的钱粮材料通过黄河和运河进入渭河,支持首都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后,山东的钱粮材料直接进入北京,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保障。
在交通方面,无论是隋唐大运河转运河北、江南钱粮,还是京杭大运河直接从江南抽血,都在山东的监控之下。
山东一乱,大运河将被废弃,首都将出现经济危机。山东稳定,长安和北京稳定,河北和江南成为国家奶牛。
可以说,山东以一省硬撼全国。
而且在国防安全方面,山东向北可以制衡燕赵,向南可以制衡江淮,可谓举足轻重。
因此,刘邦一建立汉朝,就改封王韩信为楚王,封长子刘肥为齐王,守卫山东70多座城市。吕后称制后,他最关心的是齐国的团结。
这背后是山东的军事战略地位。
后来,辽宁成为抵御草原游牧部落的第一线。由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距离非常近,山东和辽宁成为军事攻防联盟。
朱元璋成立明朝后,成立了辽东指挥使司,负责驻军的日常管理。然而,朱元璋设立的辽海东宁路是由山东省检查使司管理的。朱迪在辽宁开原设立的安乐州和自由州,明英宗朱祁镇设立的辽海东宁路,由山东省政府使司管理。
在军政机构的设置上,山东与辽宁捆绑在一起,守卫明朝东北大门。
东北现代中国的潜在敌人是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和美国,首都也在北京,因此国防安全的部署也遵循这一逻辑。
你看,几年前新成立的中国五大战区,山东和辽宁都属于北方战区,攻防一体,既负责御敌,又保卫北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