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说说济南名泉--珍珠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7 08:41:31    


串串珠玑串串明,千年细浪润泉城。

一泓碧水惹人醉,桂柳新枝香愈浓。

全国有许多处“珍珠泉”,如济南市珍珠泉、北京市怀柔区珍珠泉、江苏省南京市珍珠泉、河南省安阳市珍珠泉、福建省南漳县珍珠泉,等等。其中,名冠珍珠泉之首的当属济南市珍珠泉。

济南市珍珠泉(以下简称珍珠泉),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城济南的第三大名泉。珍珠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著名的泉城路珍珠泉大礼堂(又称人民会堂)北面,是明清时期山东巡抚驻地(现为山东省人大和珍珠泉宾馆驻地),老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在珍珠泉周围还分布许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泉、太乙泉等,它们共同组成珍珠泉泉群。珍珠泉以泉水自平地涌出,一串串的白色水泡,在阳光的映照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如珠如玑,故名“珍珠泉”。又因旧城城南,黑虎泉之西、护城河上有属“黑虎泉泉群”的南珍珠泉,因而亦称其为“北珍珠泉”。

珍珠泉小桥

珍珠泉的来历之“谜”

北魏官员、著名的地理和水文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里就对珍珠泉做了描述记载,这也是我们所见到的有关珍珠泉的最早文字记录。元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纪行》中也写到了珍珠泉。专家认为,珍珠泉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北魏之前称“流杯池”,即曲水流觞之意。“历祀下泉源竞发,流杯池风雅无限。”

相传,在远古时期,山东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人称大舜、帝舜、虞舜、舜帝,姓姚,名重华。

他生于诸冯(今诸城市),天生重瞳,长于济南,特别孝顺友爱,曾“躬耕于历山”,具有超人的品格和才能,三十多岁就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是东夷部落继太昊、少昊、蚩尤之后的著名酋长。他带领先民耕种、渔猎、制陶,聚居成邑、成都,发展了原始农业、原始工业和原始城镇,明德天下。在舜的治理下,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后经四岳(即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推荐和重重考验,大舜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不仅娶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为妻,而且成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大首领。

大舜即位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即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命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使百业兴旺,开创了整个联盟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为华夏远古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祖先“三皇五帝”之一。

大舜在位39年,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天下。当他行至苍梧郡时突发病危,消息传来,妻子娥皇和女英(很受百姓喜爱的两个人)痛不欲生,急忙与济南的百姓洒泪告别,奔赴南方而去。“娥皇女英告别泪,化作珍珠清泉水。”济南的先人们认为,珍珠泉就是由娥皇和女英临别时哭出来的,泉中串串“珍珠”就是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所化。不久,舜帝卒于苍梧,葬于湖南九嶷山,娥皇和女英再也没有回来。据说,她们两个处理完舜帝的后事后,因悲伤过度,双双投身于湘江,化为湘妃女神,常伴舜帝于远方。

不知为什么,每次游览珍珠泉,我都会想起这个悲壮而又凄婉的传说故事。

珍珠泉主泉池

珍珠泉的前世之“谜”

珍珠泉以水清、水秀、水涌“珍珠”而闻名,也深得历代达官贵人的钟情和青睐。

据记载,历史上最早圈占珍珠泉,在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为自己建造豪华府邸的是金末元初山东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张荣。张荣是金朝末年乡民起义领袖,于1226年投降元太祖铁木真。后来,由于他在对南宋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深得偏爱。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随授其济南路万户,并封“济南公”,致仕,八十三岁去世后被追封为“济南王”。张荣祖孙三代一直把珍珠泉园区作为他们的“张家大院”,因此在园区修建了白云楼等不少楼、台、亭、阁。在他家白云楼上凭栏远望湖光山色和雪后美景,成为当时“历下八景”(后人称“济南八大景”)之一,即“白云雪霁”。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元散曲大家)张养浩(济南人),在其19岁时便以白云楼为题,写下旷世之作《白云楼赋》。现在珍珠泉的西侧,还有“张家大院”的部分遗迹和招牌。

明朝最早“占领”珍珠泉的是时任山东都指挥使的平安。平安跟随太祖朱元璋起兵,因作战勇敢,深得朱元璋赏识,一路提升,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后任山东都指挥使,即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平安就职后,便在珍珠泉建大院为都指挥司衙署,并把张荣的白云楼改为白云亭。明末济南府新城籍诗人王象春在其《白云楼》诗里写到:“今日笙歌还此地,白云楼改白云亭。”

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见潾建德王府,也将珍珠泉圈入王府中。其所建德王府,亦称“德藩故宫”,系在原济南公张荣府邸和平安的衙署旧址上扩建而成,为明时济南城中最大的建筑群。德王府规模宏大,建筑豪华,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泉城路,北至后宰门街。据乾隆《历城县志·故藩》记载:“德(王)府,(在)济南府治西,居会城中,占(城)三之一”。先后有六位德王相继入住,共计172年。不幸的是,因明末王朝腐败无能,1639年正月十五日,清兵攻入济南,焚毁豪华气派的德王府,掳走无数财物。美丽的珍珠泉,伴随偌大的德王府遂成一片废墟。珍珠泉在痛苦中呻吟、流泪……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清朝将领周有德出任山东巡抚。康熙五年,周有德便在明德王府旧址开始兴建巡抚衙署。他甚至下令拆掉了位于青州的明代衡王府,把所有能用的木材砖料,甚至名花异石悉数迁至济南,用于工程建设。珍珠泉巡抚衙署建成后,康熙、乾隆几次南巡经过济南,都以此作为行宫。

康熙皇帝在六次南巡中,其中有三次到济南巡视。康熙第二次到济南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阴历正月十六日,他游览了珍珠泉,赋《观珍珠泉》一诗,并题“作霖”二字赐山东巡抚钱珏。康熙《观珍珠泉》诗写得颇为形象生动:“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初四,乾隆南巡归来到济南,前后四天“驻跸”在珍珠泉巡抚衙署。珍珠泉的美景让乾隆诗兴大发,前后为济南的景观写了十几首诗,其中一首为题咏珍珠泉的长诗。诗曰:“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功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园流有灵孕,颗颗旋相於。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馀。又如对溟渤,三五呈方诸。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乾隆认为,济南有很多名泉,那是因为在泰山山脉以北的水在此停聚又涌出而成,其中,趵突泉和珍珠泉是名气最大、最好的泉水,尤其是珍珠泉更天然、独到和特别,犹如仙境。清澈的泉水,“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张怀芝、田中玉、郑士琦等先后任山东督军,均以珍珠泉大院作为督军衙署。珍珠泉改为都督府和省府后,奉系军阀、“狗肉将军”张宗昌,“土皇帝”“山东王”韩复榘均在这里处理军政事务。1937年冬季,日军大举进攻济南,韩复榘率部在黄河北与之激战,但不敌日军火力,节节败退。韩复榘随下令实行所谓“焦土抗战”,放弃抵抗,并在逃离济南时将珍珠泉大部分精美建筑物放火烧毁。珍珠泉再次在痛苦中呻吟、流泪!

珍珠泉玉带河

珍珠泉的“新生”

1948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珍珠泉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从1951年起,济南园林部门开始疏浚珍珠泉院内的玉带河,重新垒砌泉池,栽种花木,整修了原抚衙大堂和现在的海棠园等建筑物。1980年后,又多次对珍珠泉进行整修。目前,珍珠泉以崭新的面貌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最主要的景观是长42米、宽29米、水深约2米的珍珠泉泉池。池中矗立“珍珠泉”石碑,系由高启云同志题写。池南岸建有水榭,上悬匾额“浮玑”为李予昂同志题书。池北岸建一古亭,亭中立一座乾隆御碑,碑上镌刻着乾隆题咏珍珠泉的长诗。池水由玉带河流入濯缨湖,经院外曲水亭景区流进百花洲,再汇入大明湖,沿途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泉城景观。

在罗锅桥西侧的海棠园内,由唐宋八大家、宋代济南太守曾巩所栽植的海棠,树高六米左右,历经千年依然茂盛,年年春天开花。浮矶亭、明戏台、清巡抚大堂等名胜古迹修旧如故,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

珍珠泉景区的古树珍木也有不少,如唐槐、宋腊、宋海棠等,尤其是那株位于主泉池西北侧、假山瀑布前面的高大珍贵桂香柳格外引人注目。1960年5月,毛主席第四次来到珍珠泉时,曾在这棵虬枝峥嵘的桂香柳下站立良久,拈枝闻香,并亲切叮嘱工作人员,要好好保护好这棵稀有的大树。六十多年过去了,可以告慰伟大领袖的在天之灵,这棵古老的桂香柳依然枝繁叶茂、香溢四方!

多少年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赞美珍珠泉,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美的文字和艺术作品。明代济南诗人边贡以“大隐于市成一统,百尺珠帘水面铺”的优美诗句赞美珍珠泉。清代学者王昶在其《珍珠泉记》描述珍珠泉:“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矶,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黄景仁以“跳珠溅雪碧玲珑,甃石回栏录曲红”来形容珍珠泉,也十分传神。

是啊,如今的珍珠泉,可以说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不再是高官王爷的私人领地,不再为少数权贵所独有,而是人民群众休闲游乐、探奇寻幽、抚今追昔、畅享大自然、领悟大自然之无限美好的去处。

珍珠泉,人民群众的乐园!

珍珠泉一角

相关文章
led走字屏多少瓦
2025-02-01 09:19:33
装饰家油漆价格多少
2025-02-01 09:10:01
樱花洗菜盆价格多少
2025-02-01 08:53:32
浙江目前房价多少
2025-02-01 08:52:03
168联招多少钱
2025-02-01 08: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