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何理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21:15:03
刍狗是指用纸扎的狗,可以简称为纸狗。以前的古人祭奠先人,会烧一些纸扎的动物以示孝敬。这些纸扎的动物中,狗的做工最简单,因此价格也便宜,被广泛使用。
仁,原义是两个人之间相互友爱,后来引申为博爱,意指对任何人都仁爱。大家注意理解“任何人”这三个字,并非是字面上的任何人,而是指圈子内的任何人。圈内圈外,有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仁”可以理解成对圈内人的偏爱。
圈子并非一个,而是大圆套小圆,有很多圈。举个例子来说,一家人是一个小圈子,一个家族则是套住一家人这个小圈子的大圈子,一个民族则是套住一个家族的更大圈子,一个国家则是套住一个民族的更大圈子。对圈子里的人用仁,对圈子外的人用力。
天地狭义理解成人类生活的世界,广义则理解成自然界。对自然界而言,人类跟其它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孕育的产物,在自然界的视线内,人类并不比其它物种高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常见的解释是“天地不仁慈,把世间万物都当作纸扎的狗”。我的理解是:大自然不偏爱世间任何物种,像对待刍狗一样平等对待众生。仁之偏爱,会导致少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受剥削,毕竟金字塔塔顶的圈子是很小的,容不了太多的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大自然眼中,尧和桀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在人类眼中,尧和桀有天差地别的差距,但在动物、植物、真茵、病毒眼中,二者实则没有多大差别。
圣人是最接近天地大自然的人,因此他们不仁不偏爱,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这里的任何人是打破了圈子的,是指所有人,并非特定圈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