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商事纠纷调解,浙江县域经验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样本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刘恭恺

会议现场 浙江省贸促会供图
9月5日,贸促系统长三角地区调解工作交流会在浙江瑞安召开。中国贸促会副会长聂文慧,浙江省贸促会会长陈建忠,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温州市、瑞安市领导,以及来自上海、江苏、安徽、广东、重庆、福建、湖南、天津、河北、江西、云南等11个省市的贸促机构代表,全省贸促系统、法院、司法、高校的专家学者170余人,围绕新时代商事调解协同发展展开探讨。
本次会议是在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国际商事纠纷类型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区域协作会议。与会代表以“深化商事调解协同,赋能提质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题,通过专题发言、经验交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及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建立更加高效、便企的长三角涉外纠纷解决新机制。
区域协同: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

签约仪式 浙江省贸促会供图
聂文慧表示,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枫桥经验发源地,率先构建起纵向联动、横向聚力、区域协同的商事调解协同体系。特别是瑞安调解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县级调解中心,在县乡贯通、多元联动、批量调解、一站式服务等模式探索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为全国贸促系统提供宝贵实践样本。
陈建忠表示,浙江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在中国贸促会的支持下,以多元协同探路调解创新,瑞安调解中心获批全国贸促系统首个县级调解机构,浙江成为“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首批试点省份。此外,浙江还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集体入驻“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开展涉外商事调解宣传月等活动,彰显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化新实践。
近年来,浙江贸促系统持续加强与司法、法院、市场监管、仲裁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多方协作,全面展现涉外商事调解的功能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对调解的知晓度、认可度和首选率,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近五年来,全省贸促系统共受理涉外商事纠纷案件1861件,调解成功率超过40%,累计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12亿元,收到中外企业、驻华使领馆锦旗和感谢信近200件。
制度创新:基层实践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样本

参会代表调研企业 浙江省贸促会供图
瑞安调解中心作为全国贸促系统首个县级调解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构建“1+24+N”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织密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的解纷服务网络。会上,瑞安市贸促会与市司法局签署《关于建立商事纠纷“调解+公证”工作战略合作协议》,与温州仲裁委员会为“涉外商事纠纷调解仲裁服务站”揭牌,并新聘任1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兼职调解员,进一步拓展了“调解+”服务链条。
在经验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和各地代表聚焦基层调解难点、跨区域合作,结合具体案例,从法律、经济等多维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浙江、上海、江苏等贸促系统代表围绕跨区域合作、“总对总”试点推进等主题,分享了各自在商事调解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深入交流,进一步增强了贸促系统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聂文慧表示,中国贸促会推动我国签署新加坡调解公约,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争议解决机构建立联合调解机制,着力打造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商事调解生态圈。未来将持续支持长三角等地贸促机构在商事调解领域继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切实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保驾护航,更好推动我国商事调解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瑞安调解中心飞云街道联络点,该站点今年已成功化解涉外纠纷 21 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