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明祭扫树新风 绿色清明寄哀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8:04:00    

4日是清明节,泉州市多个陵园迎来了祭扫高峰,宏福园接待约2.7万人次,皇迹山陵园接待约1.5万人次。记者走访看到,现场秩序井然,多数人携带鲜花、电子蜡烛祭扫寄哀思,文明祭扫的理念渐入人心。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亲人相聚 缅怀祖先

昨日9时至10时许,记者先后驱车来到宏福园和皇迹山陵园。天气晴好,两处陵园都有不少市民扶老携幼前来祭扫。

宏福园草葬区,人们用花寄托哀思。(陈起拓 摄)

“我们是永春的郭氏家族,今天来了三代人。”在宏福园传统墓葬区,一个聚集了20多人的家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郭先生是曾孙辈,他告诉记者,当天祭扫的是他的曾祖母、爷爷、四叔公这三位长辈,来了20多人。“平时大家多数都在外地工作,清明节也是一次让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郭先生说,每年清明节,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家族成员都会回来,大家聚在一起缅怀亲人。祭扫结束后,他们还会到永春的祖屋祭祖。

在皇迹山陵园,基本没看到烧纸钱的现象。(杨泳红 摄)

“我们今天约有100人来祭扫。”在皇迹山陵园,一处墓前聚集了不少人。辈分最高的一位阿婆告诉记者,他们是来自晋江陈埭的丁氏家族,祭扫的是家族中第16代至21代的亲人。祭扫后,他们还会一同聚餐,共叙家族情谊。

文明祭扫 渐成风尚

记者走访两处陵园发现,陵园内随处可见文明祭扫的宣传标语,不少群众也都能自觉遵守陵园要求,做到文明祭扫。

在宏福园树葬区,吕大爷正和爱人及女儿擦拭着父母的墓碑,清理着旁边的杂草。“树葬是政府倡导的,不会占用土地而且也比较环保文明。”吕大爷表示,他在父母去世后选择了树葬的方式。此外,他们祭扫时也尽量简朴,不用烛火。

在宏福园,市民带上花篮,文明祭扫。(陈起拓 摄)

在宏福园的草葬区,一些祭扫的群众正在清理墓碑旁的杂草,并在墓碑旁摆上了电子蜡烛和鲜花。一名男子告诉记者,近些年,他来祭扫时都不带烛火和金纸。“文明祭扫对环境好,而且也更安全。”该男子表示。

防火巡查 持续进行

记者看到,陵园内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文明和安全祭扫保驾护航。

“防火巡查至关重要,片刻不能松懈!”在宏福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明期间,园区内有民警、工作人员、保安、志愿者等在园区不间断进行防火巡查,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出动无人机进行巡防。

在皇迹山陵园,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园内巡查是否有人违规使用烛火和燃放鞭炮。“每天都要出动多人在园内进行巡查!”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防火非小事,墓碑前的纸环、花篮等都是易燃物,极易引发火灾。为确保安全,他们的巡查从早到晚不停歇。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相关文章
文明祭扫树新风 绿色清明寄哀思
2025-04-05 08:04:00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30%
2025-04-05 07:22:00
2025清明节单日电影票房破亿
2025-04-04 15:19:00
男子驾车反复碾压他人致身亡,警方:涉嫌故意杀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2025-04-03 09:28:00
多部门联合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2025-04-02 2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