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新泊位对外启用!洋浦口岸服务保障能力再升级→
近日,在洋浦口岸部门积极协调推动以及省口岸办支持指导下,洋浦港新建4个码头泊位对外启用的省、市两级验收以及省政府审批均按下加速键。
在前期完成市级预验收后,洋浦港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两个3万吨级油品化工码头710#、720#泊位,海南港航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4#、5#泊位,均于4月3日通过省级验收,4月8日由省政府批准对外启用,正式获得停靠国际航行船舶资质,从通过省级验收到获批对外启用仅用时5天。
4个新建泊位的验收通过和对外启用,标志着洋浦港货物吞吐能力、开放能级和综合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洋浦港的区位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洋浦港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两个3万吨级油品化工码头710#、720#泊位

海南港航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4#、5#泊位
为加快新建泊位验收通过和对外启用,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提前谋划、靠前指导、高效协调,会同海关、海事和边检三家联检单位精心指导、精准服务,积极推进相关准备事项,确保两个码头的4个泊位能够顺利通过验收并尽早停靠国际航行船舶。
- 一是提前谋划,主动对接需求。在码头泊位开工建设时期,口岸部门便密切跟踪、主动对接,梳理码头对外启用政策法规,包括海关监管设施标准、海事安全规范以及边检查验条件等,提醒码头企业提前开展验收准备工作。项目竣工验收期间,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多次组织联检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列明验收条件清单,明确硬件配置和文件准备要求,指导完善码头监控系统、隔离围网、信息系统、业务用房等设施,避免后期出现反复或返工。为加快审批进程,在市级预验收过程中,对非核心要件或材料实行“容缺并限期后补”。
- 二是靠前指导,化解潜在风险。在省级验收前组织市级预验收,形成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做到问题清零,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 三是高效协调,打通绿色通道。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牵头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联检单位会商,及时解决争议问题。积极与省口岸办对接,争取最大支持,推进以最短时间走完审批流程。
4月11日,载有1100余个集装箱的“博亚厦门”轮顺利停靠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一期4#泊位,标志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新增的1个15万吨级和1个20万吨级泊位正式对外启用,也使洋浦港具备了停靠全球最大的2.4万箱位集装箱船舶的能力。另外,越南籍船舶“沥青2”已于4月12日停泊15号锚地,待天气条件允许随时准备停靠国投油储新建油品化工码头720#泊位装载沥青。

“博亚厦门”轮顺利停靠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4#泊位
洋浦港作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以及海南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岸,新泊位的验收通过和对外启用将加快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洋浦港货物集散能力,为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打造临港工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为助力洋浦打造自贸港样板间提供坚实保障。目前,洋浦港还有多个码头泊位正在抓紧建设,在一个时期内新泊位建设完工、通过验收并对外启用将成为常态,洋浦港的发展即将迈入全新阶段。

来源: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