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安茶香飘庐州
人民网合肥8月16日电(记者汪瑞华)“尝尝我们的安茶,越喝越有味!”工作人员一边热情招呼,一边娴熟地把沸水冲入茶盏。数分钟后,沁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抿上一口,滋味醇爽,甜润生津。

经销商集体推介祁门安茶。祁门县委宣传部供图
8月15日,祁门安茶全国城市推介会走进合肥,文安、禄安、圣安以及5年陈等多款祁门安茶集中亮相,通过现场展销、茶饮品鉴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安茶的历史文化、健康功效和市场潜力。
据介绍,本次推介会以“传奇安茶 世界共享”为主题,此前已走进沈阳和上海,旨在加强茶文化交流互鉴,促进祁门安茶传承创新与产业升级,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品尝到祁门安茶的独特风味。
祁门安茶又名“软枝茶”,成名甚早,底蕴深厚,迄今已有600年历史,其独特的半发酵工艺和紧压茶形态,使其兼具红茶与绿茶的特点,色泽乌黑,汤色橙红,香气醇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祛湿消食”的养生功效,深受茶客推崇。

现场展示的祁门安茶。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作为安徽颇具代表性的黑茶名品,祁门安茶融合了绿茶的香、红茶的甜、岩茶的韵,具有茶香、竹香、箬香“三香合一”的品质特征。2013年,祁门安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后,其制作技艺也列入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表示,祁门安茶的回归,为夏秋茶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相比较祁门红茶,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均可用于祁门安茶的生产,不仅延长了茶叶的采摘季和加工季,对祁门茶文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祁门县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推动安茶产业全面振兴。2025年,全县安茶产业预计实现年产900吨,产值达1.5亿元。
好山出好茶,好茶还需走出好山。
眼下,祁门县正积极谋划建设安茶产业乡镇集聚区,力争打造集生产、收藏、交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