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飞絮惹人烦,但功远大于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1:42:00    

解放日报记者 陈玺撼

连日的温暖“唤醒”了一位与上海相伴上百年的老朋友——悬铃木,未来一个月,上海将进入一年一度的“飘絮季”。记者昨天从上海绿化部门获悉,悬铃木果毛飘散的情况将持续至5月上旬。

恼人的毛絮从哪来

记者昨天在茂名南路上看到,空气中已有明显的毛絮在飘舞,仿佛下起了黄褐色的雪。这些毛絮来自道路两侧的悬铃木,还有不少堆积在树根附近,环卫师傅刚清扫不久,马路牙子上又积起一层。

上海春天飘舞的植物毛絮主要来自悬铃木、杨树、柳树。其中,柳树、杨树的毛絮是它们的种子,悬铃木的毛絮主要是它的果毛。悬铃木果毛脱落的同时,悬铃木新生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定量的花粉。相比在马路上大规模种植的悬铃木,柳树和杨树主要种在公园绿地里,所以悬铃木果毛是上海道路飘絮的主要来源。

茂名南路的马路牙子边已有明显的毛絮。陈玺撼 摄

小型悬铃木由于“未成年”,基本不产生果实果毛,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中型悬铃木(胸径15厘米至25厘米)或大型悬铃木(胸径25厘米以上)则需要通过果球来“传宗接代”。每年四五月,随着气温上升,悬铃木新叶生长,往年成熟的果实开裂、脱落,团状果毛就会在风力作用下飘落。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行道树科副科长梁晶介绍,上海的“飘絮季”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近年来,只有2020年比较特殊,由于高温、干燥等因素,当年“飘絮季”提早了10天左右,3月下旬部分道路就有飘絮。

专家指出,果毛本身没有毒害,但对于一些体质敏感人群,可能带来呼吸系统不适等困扰,建议“飘絮季”穿长袖、戴口罩、戴防护眼镜,基本可以避免果毛带来的影响。如果果毛不慎进入眼睛、接触皮肤,致使发痒,切记不慌、不揉、不挠,立即用干净凉水冲洗或湿纸巾轻轻擦拭,也可用湿毛巾冷敷。如果出现严重过敏情况应及时就诊。

该不该换行道树种

既然这么麻烦,为何不把悬铃木换掉?这个问题,每年“飘絮季”都会引发热议。从结果来看,城市管理者投了“反对票”,这并非忽视部分市民的诉求,而是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反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首先,不得不算一笔经济账。根据绿化管理部门的调查,上海外环线以内区域20多万株行道树中,悬铃木占比高达四成,是上海栽植数量最多的行道树种。目前全市到底有多少株悬铃木,尚无精确的数据,但保守估计,数量不会少于10万株。如果要将这些悬铃木换个遍,光移树和购买新树的成本就是天文数字。

其实,这些问题100多年前就有人操心过了。在上海广泛栽种的是二球悬铃木,由于最早从法国引入并栽培,俗称“法国梧桐”。资料显示,十九世纪后期,上海就开始“考验”二球悬铃木。1887年和189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先后两次从法国购买二球悬铃木苗和桉树苗试种。结果,二球悬铃木更抗高温、干旱和霉菌炭疽,兼之生长速度快、树形好看、冠大荫浓,各方面成绩远好过桉树。于是,上海放弃桉树,继续从法国成批购买二球悬铃木,到19世纪末,上海的二球悬铃木已可以自给自足。综合而言,悬铃木对上海的功远远大于过,很难找到替代者。

从适应力看,悬铃木抗逆性强,能够适应城市贫瘠的土壤等不良环境,较快形成规模。从日常养护看,它比较耐修剪,不娇贵。从功能看,悬铃木叶片宽阔,表面有毛,滞留空气中颗粒物的效果好于许多树种,能够高效净化空气。夏季,其树冠硕大,遮阳降温效果好,冬季落叶,透光效果佳。

算完经济账和生态账,还要算情感账。对许多市民而言,陪伴上海走过上百个春秋的“法国梧桐”是海派文化的一种关键元素,承载了太多情感记忆。近年来,以悬铃木等色叶树种撑起的街区秋色和落叶景观,已成为体现上海城市形象的一桩美谈。

控絮技术日趋成熟

虽然换树不切实际,但上海一直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飘絮季”的困扰。

梁晶介绍,目前最有效的措施仍是冬季修剪控果,因为悬铃木果球大多生长在多年生枝条上,修剪后新生的枝条不会结果,所以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绿化作业团队会对悬铃木多年生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大幅减少后期结果量,并在夏季剥芽过程中视情况修除果球。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修剪可在第二年减少90%果毛的产生,这是巧妙利用了植物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关系。所以,每年冬季至次年春季,上海都会给外环线内区域的大多数悬铃木“理发”。

去年11月至今的这一波冬季修剪力度相当大,全市170多万株行道树中的大部分已理完“头发”。

然而,部分悬铃木因为树形过于高大或所处路段情况复杂等原因,“理发”难度大或效果不佳,甚至因为修剪人员够不到、作业过于危险、所在道路无法长时间封闭施工等原因无法实施修剪。

这种情况下,上海近年探索的物理冲刷和药物技术在防控果球、治理飘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物理冲刷技术采用的是“四件套”。高射程风力机车将风筒对准树枝,吹落树上成熟欲脱落的果毛。雾炮抑尘车对准半空喷出水雾,用水将果毛裹挟到地面。

2020年在徐汇区初试牛刀后,这项技术日趋成熟。近期,上海难以通过冬修彻底控制果毛的140余条道路,将陆续采用物理冲刷技术控絮。为缓解交通压力,作业一般在每天22时至次日2时实施。

科研团队还选择静安、徐汇、浦东、宝山等区的小部分悬铃木进行“临床试验”,或是将“外敷药”喷洒到悬铃木上,抑制果球生长,让其尽快蔫掉,或是用针筒注入“内服药”,通过调节悬铃木内源激素水平,控制雌花芽的分化、干扰雌株结实或让花芽不能正常发育,同样起到少结果、不结果的作用。

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的大规格悬铃木基本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栽植的存量。在城市新建道路的规划建设中,上海已开始控制新栽植悬铃木的比例,提高上海乡土树种、观花色叶树种的比例。比如,静安区的云秀路(云飞东路—汶水路)种植了望春玉兰;七浦路(文安路—浙江北路)种植了黄连木。此外,乌桕、三角枫、七叶树、巨紫荆、苦楝等,都是表现较好的城市行道树“生力军”。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奋进浦东
2025-04-14 07:37:00
罕见遭禁止新增资管业务1年,东亚期货再被罚,4559万高价罚单才出不到3个月
2025-04-12 11:42:00
人均3888元天价餐厅竟用大象粪便做甜品?
2025-04-11 21:42:00
古鳌科技新设科技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2025-04-11 09:23:00
上海合作组织声明
2025-04-10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