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土地整治”到“土地增值” 宣恩深入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2:39:00    

初夏时节,走进宣恩县珠山镇玉龙社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现场,百亩良田显现出绿意葱茏的景象,一幅“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宣恩县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支点,持续探索“耕地提质、产业升级、生态增值”的综合整治创新模式,走出一条从“土地整治”到“土地增值”的蝶变之路。

凝聚共识 多措并举 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针对土地碎片化、耕作低效化难题,宣恩县成立由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珠山镇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的找地小组,通过比对历年来遥感影像,结合实地勘探、问询群众等方式在项目区内挖掘可开发土地资源1000余亩。

“找地不仅是找开发空间,更是找发展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宣恩以耕地流出整改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项目区内集体土地资源底数摸底工作,盘活潜在的土地资源。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抓手,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整治思路,统筹推进耕地恢复和种植管护工作,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 ,确保“整治开发一批,种植管护一批”,高效推动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形成耕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

倾听民意 干群共谋 推动民生工程“惠万家”

放眼望去,一条标准化的水泥道路直达项目整治区,满载肥料的生产车在道路上往来自如。“这里原来都是一条泥巴路,一到下雨到处都是泥巴,现在把路修好了、修宽了,外出和劳动都方便多了。”珠山镇玉龙社区居民杨金云笑着说道。

玉龙社区的变化源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建设紧紧围绕“生态修复治理、设施配套升级”的发展目标,深度融合生产需求和群众意愿,在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突出民生改善,让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

据了解,玉龙社区花儿红片区新建道路0.4公里,改扩建道路1.5公里,完成道路硬化1.9公里,改善了当地20余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以路产融合推动乡村发展,努力实现“修好一条公路、拉动一个产业、服务一方百姓”。

产业赋能 驱动发展 拓宽乡村振兴“新思路”

“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玉龙社区120余亩低效林地整治成高标准农田,现已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给种植大户,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创收2万余元。”珠山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自项目建设以来,宣恩以“土地整治+产业赋能”为主线,将“订单式规划+标准化建设”的整体理念贯穿全流程,在规划设计中高度融合群众意愿和种植需求,在项目管理中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引进宣恩仙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376万元,建成200余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同时,宣恩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工作措施》,高度重视新增耕地的后期管护工作,持续做好建后管护的“后半篇文章”。项目建成后,由“镇投公司+村集体+农户”多方参与的方式落实种植责任,通过土地流转和集体入股等方式发展魔芋、菜薹等特色产业,真正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的发展目标。

“土地整治不仅仅是‘翻土造垄’,更是通过综合整治不断激活自然资源价值。”宣恩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杨少雄表示。

土地整治不仅是国土空间的再造,也是民生福祉的重塑,更是乡村振兴的底图。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版图正在逐渐铺开,宣恩县将持续探索从“土地整治”到“土地增值”的创新路径,实现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变,让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郑晓恒)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2025“投资浙里”合作推介交流活动在甬举办
2025-05-23 05:09:00
从“土地整治”到“土地增值” 宣恩深入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2025-05-22 12:39:00
泰安这条道路将要施工!计划工期180天,正在招标→
2025-05-21 11:23:00
兴仁市25万吨铜镁铝铝基电子电池新材料项目:科技赋能促效益提升
2025-05-21 10:14:00
各地加大投入 持续改善民生
2025-05-19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