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情暖姚安,筑梦梯子”助学助残活动在梯子小学温暖启程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云南楚雄州姚安县梯子小学的孩子们已踏上蜿蜒崎岖的山路。他们中许多人赤脚踩着泥泞,或背着破旧书包,徒步穿越山岭,只为追逐知识的微光。这座隐匿于群山间的学校,承载着全校113个孩子的希望;因云南属劳动力输出大省,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属留守儿童,贫困、闭塞与文化传承的困境,步履维艰。


2025年4月18日,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梦之队、龙之队为主的联合服务,带着价值45000元的帮扶物资,走进梯子小学,开展“情暖姚安,筑梦梯子”暨“石榴花开”助学助残服务活动。这是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第三次来到这里,本年度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双轨模式,切实提高山区教育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简朴而庄重的捐赠仪式上,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苏麟忠、武有平、李康、杨艳、张斯燕、李历等人亲手将学习用品、皮肤常备用药以及崭新的校服等爱心物资,交到校方以及孩子们手中。学校20台电脑都进行了全面维修升级,定制的书架将原本凌乱的图书角变成“彝山知识港”。姚安县残联胡家芳股长强调将持续推进精准帮扶政策,光禄镇王云副镇长表示将建立民族文化进校园长效机制。校长伍兴明接过教学物资时感慨:“这些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精神火种。新校服让山区孩子重拾尊严感,升级的电脑设备让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民族文化课程则为孩子们筑牢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破茧:从“一块屏幕”到“一身校服”的蜕变
“电脑终于能开机了”!四年级的彝族女孩小米松惊喜的说道。活动中,服务队为学校20台老旧电脑完成硬件升级,并捐赠定制书架、113套崭新校服。“我有校服了!”二年级学生小莲馨紧紧攥着崭新的校服,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件新衣服;而伍兴明校长望着全新的书架感慨:“以前书籍只能堆放在木架上,现在分类存放既防潮又安全,这些不仅是教学设备的更新,更是教育公平的延伸”。

传承:让彝歌在校园里“活”起来
文艺汇演中,国家三级乐器演奏员、县级坝子腔传承人李剑用京胡与刘彩菊老师联合演绎彝族情歌《郎合心妹合意》,弦音宛转悠扬;阿吉倮米老师与学校师生手持月琴、三弦共舞《云南欢迎你》,传统乐器与现代编曲碰撞出独特魅力。这正是“石榴花开”项目的文化深耕成果——通过聘请非遗传承人开设民族特色课程,从历史、刺绣到歌舞,让传统不再停留于书本,提升孩子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现在我能用彝汉双语讲述本族历史,这是值得传承的智慧”学生代表范雨甜在发言中挺直了脊背。




守护:翻山入户叩响“沉默的角落”
活动尾声,志愿者奔赴特困户家中送去生活物资及助学金。12岁的小鲁因母亲精神残疾、爷爷奶奶年迈,维系家庭的所有重担均落在了父亲的肩上。“这笔钱让娃能继续读书,我摸得见他的未来”。爷爷攥着信封的手微微颤抖。另一队志愿者苏麟忠、屠宏宇则为孩子们带来爱牙、应急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原来刷牙要刷够3分钟!”孩子们挤在课桌前认真比划,笑声驱散了山间的寒。



在悦耳欢快的彝族歌曲声中,阳光映照着孩子们的笑靥,志愿者与师生们手挽手跳起彝族打歌舞,恰似石榴籽般紧紧相拥。这场以爱为名的奔赴,将在未来延续
——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将持续推进“石榴花开”项目,通过“物资支持+文化传承+教育赋能”三位一体模式促进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正如梦之队队长武有平所言:“公益不是瞬间的火花,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当公益关怀的种子在梯子小学扎下根须,那些关于成长、传承与希望的故事,正在年轮里悄然生长。

来源: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责编:李雪
编审:刘莹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