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观舆丨少年阿亮的奇幻漂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0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舆情分析师 曾红丹

3月22日,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10岁男孩阿亮经过一昼夜漂流,在30公里外的三亚海域被救起。少年的奇幻漂流,迅速由个人奇遇衍生为网络奇观。如同以往很多奇闻中的主人公一样,“赤岭阿亮”也正在经历一场流量的滔天巨浪。

10岁阿亮海漂“成名”

离奇经历引发全网关注。阿亮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他年仅10岁却在海上漂流一昼夜而生还的经历太过魔幻。据报道,3月21日晚上9时许,他从陵水赤岭村附近划着塑料小船出海钓鱼。出海过程中,因困意袭来,他在小船上睡了一觉。不承想,小船受海浪影响,逐渐远离岸边。睡醒后,阿亮迷失了方向,在海上漂流了十余个小时。他曾遇到远处驶过的船,大声喊叫,但声音被机器巨大的轰鸣声淹没。3月22日下午2时许,“三亚海钓船长”团队正在后海湾附近海域,带游客海钓。在距离岸边10海里处,他们发现远处有一艘绿色小船。该团队杨先生表示,起初以为是极限运动爱好者,靠近时才听到微弱求救声,他们随即驾船向绿色小船驶去,展开救援。在“三亚海钓船长”曝光的救援视频中,虽然阿亮带着哭腔说,“我来钓鱼的,我找不到路回家了……”,但是事后他表现得很淡定,只是一味干饭,让不少网民对他产生了兴趣。

自媒体深挖小孩哥日常。救援视频一经发布,便火爆全网。有网民笑称“现代版鲁滨逊漂流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有网民造梗:“找到前,孩子爸爸心里想的是,可一定要活着;找到后,孩子爸爸实际行动是,看我不打死你”;也有网民调侃,“小孩哥这经历够吹一辈子,挨打也值了。”事件中的小孩哥也被当地网民认出是“赤岭阿亮”,因顽皮在村子里比较知名。不少网民挖出阿亮的“调皮黑历史”,称他经常爬树、爬路灯杆。就连阿亮走失后亲属发布寻人启事上的照片也是他在学校讲台罚站时拍的。这次偷开塑料船漂流出海,更让其成为以“顽皮出道”的网络名人。虽然有“调皮黑历史”,但阿亮在此次漂流事件中展现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成为大家关注焦点,网民期待他在合理引导下能有更好的发展。

过度诠释让流量变味

网络造梗谣言横生。阿亮的经历和事后淡定的表现,让不少网民对他产生了兴趣,但社交媒体的演绎发散,也让信息被越传越玄。有网民借用魔童哪吒、杰克船长、悟空渡海学艺的照片,将阿亮做成了各种表情包;还有人肆意编排阿亮的“黑历史”,声称他骑摩托车、智斗人贩、火烧土地庙、大闹幼儿园、被开除学籍,甚至自制炸药包炸学校、偷鱼等等。这些所谓的“战绩”,经家属核实,全是毫无根据的谣言。不仅如此,事发后,还有媒体报道称当地一体校愿意“包吃包住、免费训练”培养阿亮,经属地核实,同样是虚假消息。这些谣言严重损害了阿亮的个人声誉,干扰了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3月24日晚,“抖音黑板报”官方微博发文称,相关内容已清理下架,同时对蹭热度的相关仿冒账号进行了处置。

流量造神歪风又起。随着事件热度持续攀升,部分舆论走向逐渐偏离正轨。一些人嗅到了“商机”,纷纷前往赤岭村寻找阿亮,相关视频播放量轻松突破百万。更有甚者,在阿亮家附近开启直播带货,试图借阿亮事件的热度大发横财。一时间,网络上以“赤岭”“亮哥”“小孩哥”“漂流哥”等为关键词的仿冒账号大量涌现,数量近百个。其中,不乏账号假冒救人者开直播,还有账号挑战“赤岭阿亮”同款海漂路线来蹭热度。在这场流量狂欢中,阿亮的惊险遭遇被一些人浪漫化,他过往的调皮捣蛋也被过度解读为“狂野精神”与“旺盛生命力”,甚至有网民喊话当地文旅局,提议开辟赤岭漂流到三亚的一日游项目。这种过度的商业炒作和蹭热度行为,严重偏离了关注未成年人安全与教育的事件核心,也对阿亮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干扰。

悲惨叙事戏码再演。媒体对阿亮家的采访报道,也被一些自媒体利用,成为制造悲惨叙事的素材。村里邻居透露,阿亮的父母是环卫工人,家中有4个孩子,阿亮排行老三,父母平日工作忙碌,对阿亮的照顾相对较少。这本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状况,却被自媒体肆意渲染。他们编造出“阿亮一家住在砖墙铁皮屋内,屋内墙皮脱落,居住条件极为简陋。全家经济困窘,父母穿着陈旧衣物,常年只穿拖鞋,家中连风扇这类基本电器都没有”“为贴补家用,阿亮从小便学会徒手爬树摘椰子卖给游客,甚至冒险出海钓鱼”等悲惨情节。更离谱的是,还有人编撰“阿亮频繁逃学,警方多次上门家访”等不实内容。自媒体为了博眼球、吸流量,毫无底线地过度消费阿亮一家的生活状况,让大家难以对事件形成客观理性的判断。

冷静看待小孩哥走红

“赤岭阿亮”为何能在网络走红,一方面是他离奇的海上漂流经历,另一方面是他身上浑然天成的“野性”。

阿亮被救后,其形象被制作成各种表情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加之众多自媒体博主赶赴其所在村庄进行直播,更有一些人以知情人身份编造阿亮的调皮故事。这些行为无疑会强化大众对阿亮调皮的固有认知,形成标签化效应,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从法律层面看,此类调侃、段子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阿亮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红星新闻指出,此类行为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一,过度关注可能会使阿亮受到刺激,导致其判断力下降,进而做出更为出格的行为;其二,因顽皮标签的影响,阿亮可能在学校遭遇同学的孤立,影响其正常社交。另有不少舆论聚焦于阿亮父母因工作忙碌,对孩子缺乏有效监管这一问题。父亲一句“这次没有打他”,透露出日常教育的无奈与困境,引发大众对家庭教育方式的思考,认为即便生活忙碌,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阿亮此次偷开塑料船出海钓鱼的行为极其危险,不能因其最终平安获救,就将此事件当作无关紧要的“笑谈”。值得欣慰的是,3月25日,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们走进海南赤岭小学,他们来到海漂小孩哥“阿亮”所在班级,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在现场,志愿者们不仅细致讲解防溺水知识,还邀请“阿亮”和同学们上台,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知识,同时进行自救动作演示。属地政府及赤岭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也已前往阿亮家中进行安全教育,并计划后续安排心理疏导工作。这些举措为阿亮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赤岭阿亮”这样的未成年人,减少打扰、曝光,避免“造神吹捧”“过度诠释”“标签炒作”,才是助力其健康成长的恰当方式。

不难预料,“赤岭阿亮”的热度还会持续一阵子,平台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清理炒作账号,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网络保护责任。社会各界也需形成合力,莫让流量狂欢掩盖事件本身的教育意义,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每日一吉 | 4月15日
2025-04-15 06:26:00
美Z世代对华认知经历“细胞级更新”
2025-04-14 09:20:00
李方玉画竹,不仅有气节,还有生命的灵动和活泼
2025-04-13 21:03:00
胡塞武装称也门多个省份遭美军空袭
2025-04-13 06:17:00
一天获利4.15亿美元!特朗普被质疑操控股市
2025-04-12 1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