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癌症不传染,但这些致癌因素会“人传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5:02:00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凯 通讯员 梅艳

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谈及防癌,不少人心中都有疑问:癌症会传染吗?防癌体检该怎么做?不妨来听听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专家的专业解读。

这些“传人”因素要注意

2023年湖南省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省每年新增约24.49万癌症患者,约12.91万人因癌离世。换算一下,差不多每2分钟就有1人确诊癌症,每4分钟就有1人因癌失去生命。

在这些令人揪心的数字背后,这些会“人传人”的致癌元凶正悄然潜伏。需要明确的是,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以下这些致癌因素,却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胃癌“隐形炸弹”——幽门螺杆菌(Hp)

Hp1994年就被WHO列为致癌物,如今超半数国人的体内都有它的身影。作为导致90%非贲门型胃癌的罪魁祸首,Hp通过共餐时的唾液传播,在家庭内部肆虐。

专家提醒,一旦感染Hp,大多很难自愈,儿童是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建议推行“家庭防疫战”,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宫颈癌“幕后黑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

统计显示,97.6%的宫颈鳞癌患者体内检测出HPV,其中16、18型病毒株致癌率高达80%,大约10%的女性会持续HPV感染。

作为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女性杀手”,高危HPV正在威胁着女性健康,令人欣慰的是,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发生。

肝癌“催化剂”——乙肝病毒(HBV)

中国现有约8600万HBV感染者,平均每1000名慢性乙肝患者中,就有1到5人可能发展为肝癌。HBV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不规范纹身、修足、共用剃须刀等日常行为,也存在传播风险。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通过科学规范的疫苗接种,阻断成功率可达95%以上。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手段,还未接种的人群,应尽快行动。

防癌体检怎么做?

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专项检查,属健康体检的一部分,旨在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干预。以下是常见癌症筛查时优先推荐项目。

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

乳腺癌。乳腺B超检查、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联合乳腺超声检查。

结直肠癌。肠镜、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便潜血检测、直肠指检。

宫颈癌。HPV D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查。

肝癌。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

胃癌。胃镜(舒适胃镜、胶囊胃镜)、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检测。

专家表示,若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除了这些项目,还需结合个人生活习惯、家族史、疾病史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筛查方案。

相关文章
患癌手术后,她为何不停长胖?十余种癌症都与肥胖有关
2025-04-18 15:07:00
宁远县人民医院开展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周义诊活动
2025-04-17 09:51:00
癌症不传染,但这些致癌因素会“人传人”
2025-04-16 15:02:00
13岁女孩查出胃癌!这些饮食习惯要当心
2025-04-12 22:04:00
这样“才”健康:这两个肿瘤标志物升高要引起重视!
2025-04-07 1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