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空域防护系统:融合探测跟踪毁伤重要设施24小时无人机管控
来源:西安知语云科技
在无人机技术广泛渗透社会各领域的今天,"低慢小" 目标引发的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军工级技术创新,研发出集探测、跟踪、干扰、毁伤于一体的智能空域防护系统,为重要设施构建起 24 小时无缝隙的立体防御网。
多维协同探测:打造全域感知网络
该系统采用雷达探测、光电识别、无线侦测三大核心技术构建立体感知体系。雷达模块可实现 5 公里半径内中高空目标的全天候监测,配合多光谱光电转台的高速响应机制,能在 0.5 秒内完成目标捕获与锁定。通过可见光、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的融合分析,系统可精准识别伪装成鸟类的微型无人机集群,轨迹预测误差小于 0.3 厘米。这种跨频段协同探测能力,确保了复杂电磁环境下 300 余种无人机型号的有效区分,误报率低于 0.01%。
分级响应机制:实现智能动态防御
面对不同威胁等级,系统采用 "非接触式干扰 - 战术致盲 - 硬摧毁" 三级响应策略。首道防线是基于 98% 干扰效率的智能电磁干扰系统,通过自适应频率调整技术,可同时阻断多架无人机的通信链路。若干扰失效,千瓦级脉冲激光模块将启动:低功率模式破坏传感器导航,中功率模式实施战术致盲,6000W 高能模式可在 550 米距离内精准熔毁无人机动力系统,全程响应时间仅需 2.1 秒。这种 "软硬兼施" 的防御体系,在压力测试中成功拦截 97.6% 的集群目标。
智能决策中枢:提升全域管控效能
系统搭载的时空融合算法平台,可实时整合 12 类传感器数据,生成三维威胁态势图。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管理平台,不仅能远程调控设备参数,还可基于云端威胁数据库进行 AI 预警推演。通过物联网接入实现的 "空天地" 一体化联防,更将传统单点防御升级为全域协同防护,在保障军事基地、能源设施等重点区域安全的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低空治理方案。
技术创新引领:开启安防新纪元
研发团队持续深化量子点探测、太赫兹光谱等前沿技术应用,开发的自适应能量调节系统在保证毁伤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80%。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政策的深化,该系统正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治理转型,其 0.5 厘米级打击精度与零附带损伤特性,为敏感场所提供了差异化防护方案。
作为国内低空安防领域的领军者,西安知语云科技以创新技术重新定义安全边界。这套融合人工智能与激光科技的防护体系,不仅为重要设施筑牢安全防线,更推动安防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为构建安全和谐的数字社会贡献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