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越高山 见自己
刘颖余
“一步一脚印”,这是郑钦文在WTA1000罗马站赢得女单首轮后,发表在社交媒体上的感言。
而在四分之一决赛直落两盘击败苦主、世界第一萨巴伦卡后,中国“一姐”的感言还是五个字,“山海皆可平”。
从“一步一脚印”到“山海皆可平”,郑钦文执着而倔强的表现证明,所谓“高山”,本来就是用来攀登的;所谓“高山”,不过是她成长的刻度尺。
熟悉女子网球的人都知道,郑钦文对阵萨巴伦卡之战,被舆论视为“翻山之战”。世界第一就是横亘在郑钦文面前的那座巍峨的高山。
此前,郑钦文对萨巴伦卡已遭遇六连败,这在网球世界其实算是稀松平常。作为职业运动员,当你面对世界第一时,连败常常是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否则,人家凭什么是世界第一。但当这些连败数字不断累积时,无论是球迷,还是媒体,都会放大它的意义,球员也可能受此影响,感到焦虑。
其实,所谓“翻山之战”也并不贴切,山在那里,但人会成长,而事实上,郑钦文在进步,网球世界的“山”——萨巴伦卡也会进步,打败一次萨巴伦卡,并不意味着“翻山”成功,因为人家依然是世界第一,你还是世界第八。
但中国球迷可不管这些,他们需要情绪的宣泄,需要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今夜,这个姑娘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比奖杯更珍贵的东西:在至暗时刻依然相信光明的勇气,在千夫所指时坚持挥拍的孤勇”,这句评论区的留言,足以佐证球迷的激动心情。
相较于球迷,国外一些知名体育媒体的报道则更为理性、客观,他们将郑钦文六连败后的首胜叫作“甜蜜的等待”。
这种等待其来有自。郑钦文在2017年中网时就看过萨巴伦卡的比赛,当时郑钦文还是青少年球员,只有14岁。“我记得,我爸跟我说,‘你看萨巴伦卡,你得从她身上好好学学。’我想,可能正是这种从小到大的尊重,让我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她当成一位普通对手来对待。”
无论前面经历了多少连败,依然将萨巴伦卡当作一个普通对手,保持取胜的决心、信心和专注,这或许才是郑钦文精神层面最重要的支撑,也是她重要的“取胜之匙”。
对于今年还只有22岁的郑钦文来说,成长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成功翻过萨巴伦卡这座“高山”之前,人们也不会忘记,她对阵前世界第一、波兰好手斯瓦泰克,也曾经历过一波六连败,但最终在巴黎奥运会半决赛的红土赛场上,实现了甜蜜的复仇,成就了奥运冠军的伟业。
这源于郑钦文对网球的热爱,也是因为她有湖北姑娘那种特有的倔强,用湖北话就叫“不服周”,输了不服,连输6场还是不服,直到拖垮对手。我们曾经在同为湖北人的李娜身上看到这种意志力,中国网球就需要这样“敢把天捅个窟窿”的狠角色。
因此,当郑钦文在罗马站半决赛中不敌高芙止步四强,我们也无需担心。六连败都经过了,三连败算什么,高芙这座“山”,也不过是郑钦文旅途中路过的风景之一。
事实上,每个运动员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抱有对项目翻山越岭的热爱,始终如一的专注,无比强大的自信和跨越山海的决心。这一座座“山”,可能是强大的对手,也可能是伤病,是年龄,是心魔,是不可预知的各种逆境,但无论是什么,“山”就是用来攀登的,这是所有优秀运动员成就自我的必经之路。
姚明刚到NBA时,首场比赛摔了好几个跟头,逗得现场解说员前仰后合,但他愣是凭着自己的坚持、勤勉和毅力,成为全明星球员和火箭队的当家球星。面对“大鲨鱼”奥尼尔的第一场对决,姚明只得到10分,而奥尼尔拿下31分。但后来的“姚鲨”大战,姚明越打越好,2006年11月13日的第16场对决:姚明揽下34分14个篮板,而奥尼尔仅有15分10个篮板进账。中国巨人就此向联盟第一中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举重名将石智勇,连夺里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两届金牌,巴黎奥运周期伤病缠身,半年时间内竟打了50针封闭,饶是如此,仍顽强拿到奥运门票。在巴黎奥运会举重73公斤级比赛中,他在抓举领先对手10公斤的大好形势下,挺举拼到左腿内收肌断裂,最终痛失金牌。结果让人扼腕,但石智勇赢得了世界的尊重,队友将中国举重队5枚金牌齐刷刷挂在他脖子上的温情一幕,便是对他最好的奖赏。
越高山,见自己。愿每个始终努力的追梦人,都能不断翻山越岭,遇见最美最好的自己。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