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七区”战略 顺利实现“十四五”收官 小店区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张昊宇 摄



闫占威 摄
2025年4月9日至11日,太原市小店区举行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公布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展示了2024年小店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效,绘就了2025年新的发展蓝图,吹响全力当好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排头兵”的奋进号角。
二〇二四步履铿锵屡创佳绩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小店区上下深入实施“七区”战略,砥砺奋进、克难前行,新引擎新优势加速集聚,新活力新动能加速释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连续7年上榜赛迪百强区,连续4年上榜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3年上榜全国创新百强区,中国式现代化小店实践迈出了坚实步伐。
产业发展“量”“质”齐升。高水平承办农民丰收节太原主场活动及全市“千万工程”现场会。小店牺汤荣获“大国好货·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王吴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园入选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县项目。数字经济专业镇入选省级重点专业镇。新评定祥澐国际等五星级楼宇11栋,发展专业特色楼宇12栋,连续3年跻身“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七大商圈”活力迸发,希尔顿、喜来登、JW万豪等知名高端酒店先后落地运营。亿家亲购物广场、采禾市集成为新的市井生活打卡地,小店区的人气、商气、烟火气更加旺盛。
经营主体向“新”向“好”。稳步推进财政体制、营商环境等16项重点改革,落实减税降费97亿元。以区科创中心为牵引,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科创成果转化联合体,成立“汾东优才智汇联盟”,助力企业创业创新。全区新增“四上”企业222家、晋兴板企业8家。新登记经营主体4.7万户,总量突破25万户。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8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8家、“专精特新”企业57家。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保障地铁1号线建成运营,经北街、温煦街东延等工程建成通车。亲贤社区、龙保社区等群众热切期盼的安置房建设全面提速。打造精品示范村2个、提档升级村9个,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获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项奖励。东山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挂牌,成为融合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的一张名片。太原韩武村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工程建成投用,历经多年攻坚治理,太榆退水渠水质首次达到优良,引来白鹭、苍鹭等大批候鸟在此栖息。
民生福祉厚重温暖。全区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2%。新建中小学8所,新增学位1.4万个。保交房攻坚交付2.6万套。完成6个片区集中供暖改造和9个社区“煤改气”服务提质。开展多样化群众体育赛事,打响“大美汾东杯”篮球赛事品牌,小店区足球队成功挺进全国县域冠军赛8强。央视《乡村大舞台》、湖南卫视《花儿绽放》等节目走进刘家堡村,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乡村文化底蕴与和美画卷。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万人信访量、亿元GDP信访量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电诈立案、财损连续3年实现“双下降”。高标准建成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成色更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仓储库房、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攻坚销号许西社区经营性自建房等安全“顽疾”。
履职担当坚定笃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80件。扎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一年来,小店区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对口援疆、史志档案、气象、科普等工作持续深化,工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全面进步,税务、金融等各个行业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过去一年,尽管面临的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全年发展仍然实现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市党委及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在于区委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实干苦干。
2025奋勇拼搏续写精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小店区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七区”战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把小店区打造成更具特色和承载力的承转启合之地、要素集聚之地、改革创新之地、开放包容之地、年轻活力之地、幸福宜居之地。
小店区是一方乘势布局的热土、投资兴业的沃土、幸福宜居的乐土,得天独厚的区位禀赋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加速培育的创新主体蓄积了发展新动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锻造了发展新引擎,多方集聚的青年人才增添了发展新活力,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塑造了发展新优势。2025年,该区将坚定信心、上下齐心,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奋力开创全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激发消费潜能
小店区要充分发挥省城现代新型商业商务中心和区域消费中心比较优势,做好消费经济这篇“大文章”,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生活需求,更快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创新消费场景。引导商圈企业“一店一策”改造,加快推进天美新天地二期建设,服务保障京东MALL等项目落地运营,打造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服务新地标。加快建设“抱鼓巷”夜经济步行街,打造晋酒荟电商小镇。年内引进首店50家以上,积极招引特色门店、“老字号”品牌店,让更多首店建起来、老店活起来。
释放消费热情。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聚焦汽车、家电、家装、数码等重点行业,举办汽车嘉年华、数码消费季等贯穿全年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开展房产推介,打造“夜间售楼部”,促进房地产建销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假日经济、银发经济、“谷子经济”等消费新模式,扩大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撬动更大规模消费市场。
拓展消费空间。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太原剪纸、小店牺汤、东蒲舞龙等非遗品牌,支持文化演艺、文博文创、非遗美食等业态发展,培育形成“小店记忆”特色品牌。构建“城市消费·乡村体验”协同发展模式,开发“春游花海、夏享盛宴、秋收瓜果、冬赏民俗”全域旅游产品。借势赛事演出、山西古建等文旅热潮,联动商圈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让老百姓游开心、购尽兴。
(二)全链条提高投资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提高招商质效。坚持“服务好现有企业是最大的招商引资”理念,鼓励支持山西煤机等制造业骨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高效服务山西电机等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太航仪表等“链主”企业补链、延链、强链。强化“招引项目要落地”,精准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发挥楼宇空间资源和服务业产业基础优势,招引一批行业总部、区域总部。
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全力攻坚总投资2135亿元的167个重点项目。专班推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田和仓储物流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推进保利龙城天珺、建投诗意汾河等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加速山西五龙口海鲜农产品批发市场、太原武宿零碳机场等新建项目建设。聚焦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资金优先支持领域,全面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持续深化“视如己出、亲如兄弟、心心念念、千方百计”服务理念,全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深化181项行政审批事项提速改革,办理环节压减70%以上,网办应用率突破70%。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推动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三)聚焦转型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依托龙芯、智林等龙头企业和北方自控、国泰密码等国家级、省级数据服务平台优势,扩容提质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与创新园区,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聚链成群。发挥数商大厦创新载体作用,深入挖掘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重点培育超声波流量计量等5条细分产业链,加快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进一步扩大“小店数商”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打造楼宇经济集聚区。坚持“以楼聚产,以产兴区”,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驻区大型企业、商协会等资源优势,推动金融保险、商贸服务、数字经济等产业向新向高发展。培育星级楼宇和专业特色楼宇30栋,聚焦服务品质提升,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周边道路交通、停车等公共资源,推行楼宇运营主体“帮代办”服务,实现“政务+楼宇”有机结合,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好临空经济先手棋。紧盯临空经济起步区规划建设,打好主动仗。推动西温庄乡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更多纳入临空经济区改造范围。服务保障太原航空总部发展壮大,深化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战略合作,支持山西通航救援等企业稳健发展,加快培育以空港现代物流、临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等为重点的临空产业体系。
(四)深化改革创新,加速释放区域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动前盛源机械、祥乐居物业等国企改革,盘活用好国有资产,稳妥有序解决遗留问题。高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优化金融服务,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对话,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挥山大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要素集聚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年内入库“专精特新”企业30家。加快山西电机、山西煤机智慧化工厂建设。推动均和云谷·太原智能电机港项目开工建设,联动山西电机有序建链、强链,全力打造“百亿级电机专业镇”。
激发招才引智活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健全“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落实“人才绿卡”服务,深耕人才公寓品牌,做好入学、医疗、住房等全方位保障。持续深化省校合作,系统梳理各行业领域人才需求,围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持续开展专项引才,推动人才项目与产业项目、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互促互融。
(五)立足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服务保障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地铁3号线、大运路打通等重点项目建设。用足用好专项借款,加快推进杨家堡南片区等9个城改安置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山大宿舍等棚户区改造。实施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行动,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部。分步优化提升亲贤长风商圈周边街巷风貌品质。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特”“优”战略,发展壮大蔬菜、花卉产业,持续释放“草莓小镇”等示范带动作用,完成西蒲食品转运仓等3个项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乡村e镇和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带动效应,不断提升玉露香梨、草莓等特优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做优“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推进“两平台一通道”农产品处理中心、生鲜集配工坊建成运营。
深化两区融合发展。强化“一家人”“一盘棋”理念,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商业配套、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无缝衔接,着力提升共建示范工业园区产业层级和项目能级,打造发展共同体。高效服务潇河绿智城、晶科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优势,前瞻布局北格镇产业发展,推动优势互补、职住平衡。
巩固提升生态质量。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构建科学高效、协同有力的全域联动治污体系。强化施工、道路、裸土扬尘共治,加强中重型车辆疏导管控,常态化开展油烟、喷涂、散烧等污染协同治理。优化调整微观站点布局,实现污染物精准识别、高效溯源。新建游园5座、绿地5块。
(六)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困难人群就业支持计划,开展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赋能行动,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充分发挥零工市场作用,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深入推进职教联盟建设,实施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加大“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力度,着力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进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完成新星幼儿园、九一实验学校唐槐校区教学楼新建工程,新增学位5000个。做优“五育并举·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品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落实每天开展2小时的校内综合体育活动。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擦亮“优学在小店”金字招牌。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区人民医院规划选址。持续推进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完成区域智慧医疗一体化综合管理项目,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引导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建成1所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加快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确保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七)守牢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平安小店建设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抓好保交房工作。用好债务置换等政策,加快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筑牢安全防线。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抓好经营性自建房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统筹推进仓储库房、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森林防火、防汛智慧监控系统可视化、智能化监测能力,加快推进“智慧城市·餐饮安全数字化”监管项目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完成区级综治中心建设,打造跨部门“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强化小区物业、劳动权益纠纷等涉众型风险预警,着力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守护群众幸福安宁。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谱写华章。在新起点新征程,小店区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市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当标杆、作示范,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小店新篇章!
统筹:小店区委宣传部 小店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