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众”实践再深化:杭州余杭持续擦亮基层民主协商金名片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朱思琦 吴潇 陈海燕
“我建议组织志愿者进行文明养犬的宣传”“我觉得小区应该加装‘拾便箱’”“倡议养犬家庭登记办证,收录疫苗接种情况……”近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南滕社区的议事大厅里,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常青滕伙伴、热心居民等围坐一堂,为如何引导居民文明养犬出谋划策。
这是南滕社区每月都开展的众人议事日活动。活动看似寻常,折射出的却是余杭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以下简称“两众”)理念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地处五常街道核心区域,南滕社区常住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养犬比例较高。随着宠物犬数量增加,犬吠扰民、粪便污染、遛狗不牵绳等问题逐渐凸显。今年3月,社区工作者便收到多起相关投诉。面对矛盾,社区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硬性管理措施,而是依托“党建+法治+议事”模式,以任务、破题、建议、项目、制度“五张清单”精准定位问题,通过“红柿子议事会”搭建协商平台。

(南滕社区众人议事日活动)
议事会上,法律顾问解读《杭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社区党员申请承担志愿者引导任务,居民提出“增设宠物便便箱”“开辟遛狗专用通道”等建议。你来我往的讨论让《南滕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在文明中形成。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法治的刚性约束,而将议事权真正交还居民,使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决策人”,又彰显了居民自治的柔性智慧。
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的南滕社区议事会是余杭区对“两众”理念的实践路径。20年来,余杭区坚持以“两众”理念为指导,深入开展全域城乡一体化基层治理,已诞生丰富实践。
径山镇绿景村通过协商议事将狭窄塘路拓宽为大道,便利村民日常出行;仓前街道太炎社区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协商议事,实现项目实施与居民需求契合;黄湖镇青山村通过协商议事,将塔边市场打造成了集菜市场和其他文化活动交融一体的活力中心,提升了老新村民获得感。今年以来,全区镇街、村社累计开展基层协商议事2055场次,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9个。在余杭区,“两众”理念已渗透至区域治理的毛细血管。

(扩建后的径山镇绿景村道路)
从个例到范式,从碎片应对到系统治理,从短期整改到长效共赢,“两众”理念的模式升级不断赋能余杭区民主实践,而余杭区实践又拓展了议事民主的边界——建设“众人议事厅”平台,打通基层智治系统,让线下圆桌延伸至线上平台;面向全区招募“儿童议事员”,让成人主导的讨论向儿童视角敞开;讨论话题从社区琐事放大到城市发展……议事民主的触角在空间、主体、领域等方面加速延伸。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善治有效。余杭区通过建构组织体系、延伸过程链条、拓展覆盖范围、厚植德治文化氛围、强化物力保障机制等多重路径,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余杭区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众’理念不是简单的开会讨论,而是一套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为了给基层长期规范开展‘两众’提供标准化指引,我们还出台‘两众’镇街版、农村版、社区版三项地方技术规范,对议事协商内容、主体、程序、效力等全要素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接下来,余杭区将持续推进“两众”理念常态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更好地把矛盾化解在协商中,将共识转化为行动。

(余杭区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